越熟悉的工具越易有盲點

本文轉載: 林福全『越熟悉的工具越易有盲點

平日做事習慣使用PDCA循環來做規劃,
所以對PDCA所代表的各項核心意義自認為並不陌生,
3/4在與同組互動後與老師指導後這一切有了新的變化,
也開啟了對PDCA新的紀元。

Plan 顧名思義就是計劃,確定目標與方向後將事情做最好的規劃,
訂計畫訂方向可使用的方法有很多,
利用四象限判斷事情的輕重緩急並做風險評估,
課程中老師用了不同面向來解釋,並帶同學一起腦力激盪,
在工作中訂立目標方向並做出判斷執行規劃,
對在職場16年的我其實並不困難,
但困難的是很多時候計畫趕不上變化,變化趕不上老闆的一句話,
因此常常在做計畫修正,而打亂了原本應該有的步驟,
例如最近的一個人力招募案,經過盤點現況,
找出人力缺口後並整合可運用的資源後訂下了計畫,
上呈給主管後被告知計畫暫緩,
我百思不得其解是否計畫出問題或是規劃不周,
上完課之後,我才懂了忘了把主管的期待值(風險問題)給考量進去,
感謝這堂課讓我領悟了這個問題點。

DO 按照規畫好的計劃去做去執行,原來執行也可以更有效率,
我們都知道做事是有分層次的,有做>做了>做完>做好>做到最好,
這讓我想到每每回家問小孩,功課寫完沒,得到的都是做完了,
如果沒有加以檢查,常常隔天回來就是滿江紅,
~~小孩就是把功課做完,就只是做完,
每個人對於做完的認知不同,標準不同,
所以,他做完了,但是沒有把它做好,甚至沒有把它做到最好,
所以把標準訂下來,訂一個大家都能認同也能接受的目標與標準,
是讓人可以把事情做好的基本門檻,
過了這個門檻才有辦法持續改善繼續做到最好。

Check 剛剛在do的階段有談到一個重點,
小孩的功課做完,如果沒有幫忙檢查,隔天就滿江紅,
(當老爸老媽的就要陪著等小孩罰寫完),這時就會抱怨昨天的自己,
#為什麼不做檢查##為什麼不做檢查##為什麼不做檢查#
對,因為很無奈,所以寫了三次,檢查很重要,
所以不管是在生活上或是工作中,不管計畫順不順利,
不管進度有無如期完成,都一定要定期做好檢查的工作,
透過檢查,有問題即時做出修正,
事前的預防一定會比事後的補救來的更加有效,
至少~~~我可以不用這樣陪著小孩一直罰寫,
可以用這個時間來做更多的事,共享歡樂時光阿~~~~~

Action 計畫在執行之後一定會有完成度之分,
在執行檢查之後就要能找出影響這計畫成效的好壞因子,
好的因子當然要將它留下來並將它具象化(訂立sop)
並讓後續計畫得以參考,至於壞的因子,有人說要刪除捨棄,
但我有另一想法,如果說成功最快的方式是複製別人成功的經驗,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
那另一個成功的捷徑何嘗不是參考別人失敗的案例並引以為戒呢?
所以經過檢驗找出影響計畫執行成效裡面壞的因子,
我一樣會將他收集,做成一份參考資料,
在日後的計畫中可以避免重蹈覆轍,
如此也才可算是完成PDCA的最後一塊版圖阿。

PDCA 雖然朗朗上口,
但是有時候越是簡單的事情做起來就越是困難,
越是熟悉的工具就越容易有盲點,我不歌功頌德這門課,
但他的確突破了我一些沒想到的點,回來重新檢驗工作現況,
這星期一直趕著要完成ISO 9001 2015改版認證稽核相關準備,
之前一直處於被動與擔憂的情況,利用PDCA 重新規劃與檢視,
確認自己可以運用的各項資源與時間,
重新分配調整之後終於在昨天順利地通過稽核,
所以說這是不是一個好課程真的不用我來說,
實際使用之後才知道這工具帶來的便利性阿。

最後的最後~~感謝第四組的神隊友,你們是我的驕傲,
來至不同領域的腦力激盪,硬是挑了一個難度頗高的題目,

過程驚險卻又令人回味,最後的模組,更是讓我驚豔,
原來我的連結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這麼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