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會故意選出錯決策

沒人會故意選出錯決策


畢竟不是在演《千里馬超市》(註一),
大家都想在有限資源下做出正確決策。

但也因為連做決策的時間都有限,
在高壓下還是難免犯下頭痛醫頭的錯誤,
只解決表象,
沒徹底根除原因

甚至根本找錯了方向。

今天頭腦跟著陶育均老師,
經歷一趟極重邏輯的思考步驟。
要是沒有下午茶,
大腦可能早就沒有葡萄糖可供運作了。


#名詞定義就需要溝通出共識

公開班有趣的地方,
就是大家來自不同公司,
不同產業、不同職位,
會有不同的觀點與焦點。

這樣的交流可以打破舊習慣與既有框架
同時也是一種跨部門溝通練習

寫出來的內容,
不能太專業,也不能太籠統。

便利貼上寫著 「需求認知落差」
這可以解讀成客戶與 PM 之間的落差,
也可以解讀成 PM 與 RD 之間的落差。

當大家對定義有共識
在因果關聯上的認知才會更快達成一致,
也更容易確認解決方案。


#與 AI 一起協作

以前常擔心腦力激盪時
想法不夠全面、深遠、創新

但現在發想的步驟可以與 AI 一起討論,
把發散的想法歸類更是 AI 的強項

不過,最終還是人來做決策、人來執行
現象間的因果關聯
或決策分析時各指標的權重
仍然需要人具備思考能力
才能分辨 AI 幻覺


之前在 #一卡皮箱 的活動中,
已經覺得陶育均老師的細節管控很驚人。
經歷完整一天的課程後,
更佩服老師把自己的課程當作專案,
落實專案管理於課程之中。


#光便利貼移動的 PTT 就很花時間啊


本文出處:廖培芯

(註一):
《很便宜,千里馬超市》,
為韓國 tvN 於 2019 年 9 月 20 日首播的金曜連續劇,
講述為了讓「千里馬超市」起死回生的菁英店長,
與想讓超市關門大吉的社長,
共同演繹一場生死決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