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風險防範看台鐵史上最嚴重事故,我們可以做甚麼

各種大問題或事故,有些會不斷發生;有些嚴重度不容許發生,

我們可以做的,是想辦法進行預先防範活動,

然而,要如何讓相關人員了解其必要性呢?


2021清明連假首日,台鐵太魯閣號載著大批旅客南下返鄉掃墓,

經花蓮大清水隧道時,

被一輛停車不慎、鐵軌上方邊坡滑落的工程車撞上,

列車失控出軌,多節車廂扭曲變形,

釀成50死、179傷,台鐵史上死傷最多的事故。

目前初步研判工程車未依規定所導致,

也發現到施工延宕3個月,鐵軌周邊並未有護欄保護。


當發生重大問題、事故後,常聽到這樣的後悔心聲。

如果事先有ⅩⅩ就好了。這種事件發生原因之一,

是事故發生相關周邊人員,對該現象所造成的影響程度的認知不足,

面對此問題,除了為亡者哀悼外,

我們也必須思考從過去案例學習借鏡到甚麼。

 

1.  問題事故在表面展現出來只是冰山一角,水面下還有許多問題,

海因利奇調查職場裡死亡、骨折、擦傷比例,導出1:29:300法則,


已發生的重大問題事故固然要深入分析,

然眾多尚未變成問題及事故的近似差錯案例,

也須進行橫剖面的分析,對預先防範有很大的助益。

蒐集過去所有案例,讓大家實際感受問題、事故的嚴重性,

了解預先防範的重要,不被事過境遷而淡忘,有效傳承此經驗。

 


2.  或許有與自己職場無關的狀況,仍須透過數據及事實,

讓大家知道其實都有可能發生,風險發生,

依照影響嚴重程度、發生機率高低,是否不易被偵測這三項,

可評估出風險優先指數(RPN: Risk Priority Number)

    (1)嚴重程度(S):依據功能需求及其影響來確定所有的失效模式。

    失效影響的例子:性能下降、噪聲,甚至是對於用戶的傷害。

    每種影響,都給個值為1(無危險)~10(危重)間的嚴重程度值。

     此類數值有助於排定失效模式及其影響的輕重緩急次序。

     如嚴重程度值為910,則應當考慮採取行動措施,

      儘可能通過消除該失效模式,或保護客戶免受其影響。


      (2)出現頻率;發生度(O):考慮失效的原因及出現的頻數。

      每種失效模式賦予一個範圍為110的概率值(O)。

      如出現頻度高,就需要確定出行動措施。

 

     (3)發現指數;偵測度(D):測試檢查工作在發現失效模式的能力。

      測試它們的效能、設計驗證、選擇合適的檢查方法。

      可針對當前採取的控制措施,防止失效發生殃及客戶前發現。

      重點在發現失效問題的測試、分析、監控以及其他技術方法。

      根據這些措施,可以了解失效問題能得以發現的可能性有多大。

      這概念就像家裡有裝煙霧偵測及溫度感應器,能有效偵測高溫或濃煙,

      再連動自動灑水或警報器的話,就可以將風險及早處置

      所以透過高偵測力;有合適的檢查方法,也是降低風險的手段

      在管理上,這種能力就是PDCA當中的C

將事件發生的嚴重度(S)、發生度(O)、偵測度(D)等級三者乘積,

就是風險優先級數(英文:Risk Priority NumbersRPN

用來衡量可能的風險,以便採取可能的預防措施。

分數越高代表風險指數越高,要優先採取對策,直到數據降下為止。

  
   這樣的工具,稱為: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
 (英文: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

FMEA工作表示例
功能失效模式影響S
(嚴重程度分級)
原因O
(出現頻度分級)
當前的控制措施D
(檢查分級)
CRIT
(關鍵特性)
RPN
(風險優先級數)
行動措施建議目標完成日期已採取的措施
填充浴盆高水位傳感器出現差錯液體濺灑到客戶的地板上8水位傳感器已斷開2根據填充到低水位傳感器所需的時間,填充超時5N80針對在高低水位傳感器之間中途額外增加傳感器,進行成本分析

3.  用圖表方式,不斷在儀表板上出現訊息,

是否還有哪些高風險的指數需要被關注,

讓大家感受到各種問題可能會發生。

有時候,人為疏失或機件故障也會受到周邊環境影響,

這時可畫出進行活動或使用物品所在的問題。


風險評估不只用在安全方面,

也可將類似手法用在品質、環境、生產力,客戶抱怨,服務指標等,

把其當成預先防範的基礎,若能落實執行,可大幅減少管理不良。


我們衷心地期盼類似台鐵事件不會再發生,台灣國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