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會上,小胖看到Mr. E就開口問:
”聽說你都在做專案管理,想請教一下最近很流行的敏捷和專案管理有甚麼不同啊?”
Mr. E回答:”專案管理和敏捷是兩種不同的手法,
專案管理也稱作瀑布式管理,優勢是在前期的規劃能力很嚴謹,
從確認利害關係人需求;蒐集相關資訊,做出時間成本風險規畫後,
才開始執行,執行過程中,如果發生變化,在變更管理上非常嚴格。”
小胖表示:”但我們在資訊科技產業一天到晚變化怎麼辦呢?”
Mr. E嘴角上揚表示”
現在軟體開發工程師在專案執行中,的確常會遇到客戶提出需求變更,
有時客戶自己對最終的需求,都還無法有個明確的想法,只有輪廓雛形而已。”
“對對對,就是這樣”小胖彷彿找到知音
Mr. E繼續說:”因軟體專案的變更成本較便宜;平行開發較容易
如果客戶願意高度配合,接受快速分批產出、快速取得回饋,讓專案快速修正,這時候以“擁抱變更”的格局態度面對,敏捷式管理就能讓客戶能儘快獲得回饋。
在敏捷式開發(Agile)中,最知名的武功就是
Scrum,
Scrum這個字的原始意思是橄欖球的爭球動作,就須要非常敏捷地面對。”
小胖好奇地問:”那敏捷式管理就是比較好的做法了嗎?”
Mr. E推了一下眼鏡,認真地回應:”不管是敏捷管理或專案管理,核心目標是相同的,
都有在管理範疇、時程、成本、資源(人力、物力…等)做管理,
只是一般在軟體產品特性因爲需求(範疇)經常一直變,
所以把範疇和成本的限制放寬,但將時程和人員固定住。
因此像你在軟體開發業,需求明確度很低、變更頻率又很高的專案類型
就比較適合就敏捷式管理
而如果團隊成員流動高;技術掌握高的任務屬性,
需要有完整知識管理的系統化做法,就比較適合用專案管理手法,
讓成功經驗更清楚被複製。

瀑布式開發是法家,法為主,人為輔,強調「不殊貴賤,一斷於法」
敏捷式開發是道家,人為主,法為輔,主張「道法自然」。
道沒有一定的形式,要觀察目前的情境,考量人的天性,因勢利導。”
Mr. E為今天的談話下了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