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轉載: 北京中醫藥博士 林峻生醫師 
上完課首先感謝老師對課程的投入與精良的安排,
讓我能在短短一天的時間,能
第一.PDCA的理論有全面的認識,
第二.透過對同學的專案進行實際操作競賽,
        同時對理論與操作都有了初體驗。
第三.回家寫心得思考課程內容,看如何與自身的經驗結合

對陶老師的課程設計安排 不破梗
只說說我在上完課的想法,應用在我個人的專業,
其實醫療服務的流程也是PDCA的實踐,
無論是臨床療效的提升,患者滿意度的提升,
都可以應用PDCA進行改進。


中醫師的PDCA是從DO開始
對患者現況必須要有客觀的評估後,再開始制定治療方案。
我開始自問是否有更細的症狀分級?能夠更好的數字化或視覺化?

在治療過程中,不斷檢視
治療的目標是什麼?
想要改善什麼症狀?
要如何來改善?

並且比較不同治療方法,甚至同種治療方法不同細項,
甚至同種細項不同強度,在一定時間內來進行比較,
對於成功的經驗,我們該如何進行累加?
對於驗證無效的方法,是在那些條件不符合所以才失敗?
相關的成功經驗是否可以進行延伸應用?
並且對於不必要的風險進行排除,
以維護患者最大的療效與最安全的治療過程?


上完課的對PDCA的第一感覺是
把想法逐步落實到執行步驟的一套方法。

我在想如何用PDCA來凝鍊成功的中醫臨床經驗?
如何用PDCA建構更高效的中醫團隊分工?
如何對中醫療效進行更精確的評估?
如何把PDCA使用在中醫教學上?


道德經有云〝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課後透過更多的反覆練習;凝煉出更適合自己的PD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