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積電的成功祕訣,學習如何設計以客戶為核心的顧問模式

台積電辦運動會當天創辦人張忠謀先生表示

"2024年又是破紀錄的一年;然最嚴峻的挑戰就在眼前"

這句話同樣也對自己說"在這樣的環境中,期望繼續發展,再創奇蹟"


台積電的商業模式是以從「客戶」定義商業模式,而非從「產品」

策略第一是「滿足客戶需求」

提供客戶可超越對手、或至少與之匹敵的技術與設計、

與客戶建立良好關係

 

從台積電的商業模式來看,

企業顧問可以設計類似的客戶導向商業模式,

以解決客戶的特定需求;協助企業或學員成長和提高競爭力。


從「客戶」出發,而非「服務」

洞察客戶真正需求:

深入了解客戶的痛點和需求,

提供解決方案,而非從顧問服務的現有模式出發。

從台積電的成功祕訣,我思考了以下設計以客戶為核心的顧問模式

 

.以客戶需求為核心

從客戶的痛點和挑戰出發,

設計定制化的顧問方案,競爭優勢分析

管理工具及數字化解決方案

提供讓客戶脫穎而出的策略建議。

 

.彈性服務模式

快速響應客戶變化,

在溝通與服務的流程上保持靈活,

提供靈活與可負擔的服務

如按需或成果收費,設置多種溝通渠道,

降低顧問服務門檻。

.高效與高品質

精簡流程,縮短執行周期,

效率導向的服務

設計一套能夠快速產出價值的流程,

縮短從問題診斷到方案執行的周期,

建立高標準的服務流程,

都具有一致的高品質,有可追溯過程和結果安排,

確保每次服務的可靠性和品質。


.建立長期合作關係

通過增值服務和多樣化溝通,

強化顧問與客戶的長期互動。

在顧問項目完成後,提供持續的增值服務

協助客戶分析競爭環境,並提供創新協助,

讓客戶保持市場競爭力。

加強顧問與客戶之間的長期合作關係。

 

.一站式解決方案

提供從問題診斷、策略規劃到

執行落地的一站式顧問服務,

讓客戶在單一窗口即可獲得全面支持,

透過這種客戶需求驅動的商業模式,

減少客戶尋找多方管道的時間與精力。 

透過以上客制化解決方案:

根據特定需求,設計專屬的顧問方案,

而非一套通用的顧問服務,

確保每位客戶都能得到

符合解決痛點需求的支持。

這就是我從台積身上學習到可以應用在企管顧問上可用的地方

 

如果還想參考並了解從更多從台積身上觀察體會到的點

12/21 有場解鎖關鍵決策的秘訣 公開演講

將與另外兩位優秀老師一起分享 歡迎一起參加

12/21報名連結🔗 一卡皮箱卡陶去哪

當孩子隔天有重要考試,會怎麼安排呢?

明天是孩子學校的期中考

我們在考前就和孩子約定今天如果天氣好就出門

孩子問我們是不是輕忽考試的重要性

我告訴孩子:"考試不是你唯一的價值標準。"

每次的成績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

是否能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成長,並享受這個過程。

我們可以把考試當成一個挑戰,然不是讓我們壓力負荷的判決。

「也不是為了給或不給壓力,而是練習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考試」

我試著解釋「如果分數沒有達到預期,

我們就一起找出錯的原因,然後制定接下來的學習計劃

如果分數超過預期,那就會發現,

原來自己比想像中更有實力! 之後怎麼繼續保持下去」


我和老婆都相信: 與其讓孩子困在考試焦慮中,

不如教他如何面對壓力,學會平衡生活與情緒。

考試只是人生中的一部分,然更重要的是懂得調節自己,

學會在壓力中找到平衡。

孩子說: 該不會爸爸今天也要我感受甚麼吧~

我笑著說:"我們今天有很多體驗阿"

車子經過平溪時-看到了有人放天燈為台灣祈福

來到福隆看沙雕展觀察-為何颱風天過後沙雕能不受影響

欣賞東北角海岸風光外-沿途看到許多自行車騎士往上坡騎的毅力

聽著海風看著大海的感受-體驗大格局的視角


考前出遊,想讓孩子體會的五個智慧

1.面對壓力,不是要逃避,而是學會找到平衡。

當我們感到壓力時,適當的放鬆反而能提升專注力。

2.與其追求完美,不如學會接受不完美。

考試只是成長的一部分,不完美反而是學習的動力。

3.學會面對焦慮與緊張,才能更從容地應對挑戰。

4.體驗式學習,讓知識不侷限於課本。

學習是多元的,透過各種體驗來豐富孩子的視野與心靈。

5.用心感受生活中的每個當下。

成績好壞都只是片刻的,

感受生活、探索世界,是陪伴我們一生的財富。

原來這就是同時兼具精度與準度的問題解決法...

問題分析與解決- 陶育均老師

在陶育均老師的《問題分析與解決》這門課上,

我很驚訝老師把這三個月的工作,在一天內讓我們完整經歷了一次。

這堂課程非常忙碌,是我上過最忙的課程之一。

整堂課眼、手、腦、心都停不下來,

透過小組討論和演練,將我們選定的目標完整練習一次。


【育均老師課程三大亮點】

一、#用學員案例直接帶領演示

福哥在《教學的技術》提到如何用學員案例取得高階主管信任,

並讓原先在上台開場講話後就要離開的大老闆們,

請秘書推掉整天行程留下來上課。

這對我來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願景,我很好奇其他老師是否能做到。

結果,育均老師真的做到了!

育均老師現場演示案例,是從學員提案主題中過來的,

再透過問題分析解決的系統手法,引導全班進行發想討論,

找出對策,制定行動計畫,最後上台發表。

這樣行雲流水的教學讓人印象深刻。

課後一週,我都能清楚記得整天的每一項流程與工具手法。

#老師講的少_學員學更多

 

二、#先引導再給方向

同學的問題,育均老師會現場提問引導我們找出答案,而不是直接回答。

下課休息時,老師會找出相應的案例,立刻調整投影片。

這是上千個演練案例累積的超強資料庫。

給答案看似最快,但卻不是最好的方法。

學員若沒有經過思考,下一次遇到問題,仍會用直覺反應去處理。

引導提問能力是啟發學員思考與連結更多可能的關鍵。


三、#精準掌握環環相扣

工程界對標準的定義,包含上限與下限,即所謂的公差

精度與準度有不同的意義,這堂課同時兼具兩者。

上課同學提問,老師不是回答後面會講到

而是說下午13:50會說,笑翻全場的同時,

老師真的在13:52講到這部分。

每個環節緊密相扣,沒有一絲多餘,

從完整的課程設計到完美的演示,無可挑剔!

 

問題分析解決的多重用途

問題分析解決不僅能解決現有問題,也可以用來達成未來願景。

這套系統手法,不只用在品質、工程、設計、客訴領域,

對於服務流程、專案阻礙、日常生活問題等的處理都有幫助,

對於績效提升有很大幫助。



實務經驗+教學技巧+示範演練+上台報告

問題分析解決的系統手法有很多,工具也不難。

但有實務經驗、能教得好、示範演練、

還教你練習報告的老師,真的很少。

這堂課很忙很過癮,我強烈推薦朋友們有機會一定要上!

課程設計的啟發

育均老師激起了我重新設計課程的想法,

未來我要逐步調整課程講述案例與學員實務案例比例,

有朝一日也期望達到老師的水平!

現在進行企業輔導時,也會使用到過去的問題分析手法,

感謝老師協助昇華我對這系統的認知!

 本文轉載: Kevin Pan 心得分享

如果經常遇到不確定的意外狀況,該怎麼有效面對

 有學員問了一個問題

如果時間管理經常遇到不確定的意外狀況

該怎麼有效面對及安排呢?

 

課程中作了以下的引導:

1.設定排序:確保重要任務在不確定情況下仍能完成。

    適時檢討:定期盤點,根據意外狀況進行調整,.

    避免同類問題反覆發生,降低意外比例。

2.建立緩衝:在計劃中預留額外的時間來應對突發事件,

    避免小的變動影響整體進度。

    靈活調度:不要將時間表安排得過於緊湊,

    可以根據情況變化進行調整。

3.預見風險:分析哪些地方容易出現意外,

    提前制定應對措施或備選方案。

    應急處置:準備好應急資源和工具,

    以便迅速應對問題,讓處理意外時間變短。

我自己也是用這樣的方法來處理

因應企業可能的風險很多,今天開課在台北,掌握度高

就一早8點與一新企業進行Concall,快速進行後才到教室進行上午課程

目前課程對焦會議都已安排到12月開課的課程了

 

來到教室隔壁居然有一群朋友在隔壁

很多事就是來的很巧

也因為課程都掌握好,也有時間可以與朋友們拍照

同樣地,之前有人問我行程都排滿,

甚麼時候安排對企業的會議

這件事情可以分三種狀況來安排

 

1.不是一定要開會的,就用替代方式來進行

  如果企業要的是了解老師,了解課程

  我們一定有各種替代方式來進行

  這當然也是專案管理+高效會議技巧

 

2.企業或管顧是有提早計畫型的

  就用專案邏輯將戰線往前拉

  就像今天的企業是首次合作進行

  然我們在3/12就已經完成聚焦會議

  討論好今天所有課程進行的各項細節

  我今年很多1112月開課的課程都已經完成課程聚焦會議了

 

3.臨時型的課程需求

  這種的就是要請三方喬出一個共同時間

  感謝曾經配合我時間的企業及管顧

  通常我就會利用一個月極少數的半天課或晚點開始的課程

  安排一大早8點來進行

  偶爾也會利用晚上來進行

  然後用最短時間尋求大家的共識

不確定的意外狀況總會發生,讓不確定性降低、意外數減少

處理意外時變短,預防意外就是推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