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都這樣」真的沒問題嗎?三個親身故事告訴你突破舊思維的關鍵

 你有沒有曾經遇過這樣的情形?

當你提了一個改善的想法,
卻被別人一句「以前都這樣啊」輕輕蓋過,甚至連試的機會都沒有?

我必須承認,有些時候我會懷疑,
是不是自己太龜毛、太敏感、太愛多管閒事。
隨著歲月的累積,我愈來愈相信:
很多時候問題不是沒有,只是沒人說出來。

最近三個親身經歷的故事,都深深提醒我:
「不隨便接受『以前都這樣』,有時候就是進步的開始。」


【第一個故事】企業教室「播放聲音」的問題

前陣子,到一家科技公司授課。
進教室後,發現講台有設置音源線的插孔,
心想太好了,聲音應該可以從現場喇叭出來,
這樣學生會聽得比較清楚。

我照流程插上音源線,發現聲音仍然從投影機傳出,
那是一種單音、扁平、缺乏臨場感的聲音。
我試了幾種電腦設定都沒有改善,

請教現場的HR。她聽完後笑笑說:
「老師,我們一直都是這樣的,
其他老師也沒說什麼耶。」

接著,她找來資訊人員協助。
資訊人員也說:「這個系統用了好幾年了,從來沒有人反映過這個,
我覺得這樣沒什麼問題啊。」

我心裡有些掙扎:是不是我太講究了?
會不會讓人覺得我在挑毛病?

最後我還是覺得,既然今天是我來授課,
聲音清不清楚攸關學習品質,那我至少應該試試看。
我再次檢查接線,研究音源路徑,
最後終於讓聲音成功地從現場的擴音器中播放出來。

聲音從教室還場喇叭出來那一刻,
HR對我說:「哇!老師這樣調整後,真的差好多,
聲音變得很立體,而且後面的人也聽得一清二楚!」

她的反應,讓我鬆了一口氣,
也讓我再次體會到:有時候,
不是別人沒遇過問題,而是有沒有願意多去試試不同的解法。



【第二個故事】差點讓公司多花幾萬塊的線索

每年都會到這間家全球500大企業上課,
七月我來授課時一樣照慣例連接投影機,
卻發現畫面一直閃爍,有時甚至整個黑掉。
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時,我以為是我電腦接觸不良,
一些方式後,最後用膠帶固定線路,儘量不去碰動設備

讓整天課程順利進行。


接下來在其他幾家公司授課時都沒有出現這種狀況。

本週五再次來到這家績優企業,

一接投影幕畫面出不來,就算接到了也一直閃
我拿起自備一條品質較穩定的HDMI線想來試試看。
問題是,他們原有的HDMI線是走內管線,
換線似乎不是那麼容易。

我找了一下線路的接頭,
拆開桌面抽屜下方的板子,找到與主機連接的原始接口,
重新接上我的線,畫面立刻穩定了,閃爍的問題也消失。


負責的行政同仁告訴我:「其實有很多老師都和我們反應投影機不穩定
我們本來都以為是投影機壞掉,最近正考慮是不是要整台換掉,
結果居然只是線的問題?」

我笑著回答:「這條線大概三百塊而已,還是我送你們!」

他們也笑了說:「老師你不用幫我們出啦,
以我們的營收,我們自己去買一條新的沒問題!」

 

這讓我再次感受到:如果不深入一點去追原因,
我們可能會為錯誤的問題,找錯誤的解法,甚至花冤枉錢。


【第三個故事】社區財報的潛藏漏洞

內人這一年擔任我們社區的管委會事務。
擔任的第一次開會,在委員們希望我們提出一些想法後

我便提出幾個為社區好的做法及建議,並表示我願意來處理。

一開始,一位在管委會資歷非常多年的委員(前主委)表示:
「我們以前就是這樣做的,大家也都沒說什麼。」

這句話我聽了也能理解,畢竟大家都是志工性質,
過去的制度運作起來也沒出大問題。

我還是忍不住想:如果我們可以把資料整理得更清楚,
決策不是會更有依據嗎?

回家後,我們整理過去五年的社區財報資料,
發現一些項目的支出明細其實可以更透明、精簡,
身為監委的內人很細心地把財務報表做了彙整,
我重新用圖表呈現出資金流向與異常支出,
並和其他委員們說明可能的改善方向。

出乎我意料的是,當我們把報告放出來時,
過去那位覺得運作都很好的委員竟然點頭說:
「啊,這樣整理真的比較一目了然,
我們之前其實有些支出是混在一起,看不太清楚的,
謝謝你們幫忙。」

我們沒有「打掉重練」,也沒有強推改革,只是多花一點力氣,
讓過去的資料說話,用可視化的方式,讓問題自己浮出來。

 

那一刻,我更確信:
「堅持不是為了唱反調,而是希望讓事情變得更清楚、更有效率。」

 

每一次的經驗,都讓我更深地體會:

「沒人反映」不代表「沒問題」
很多問題只是沒人有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不敢說或不想說。
但不說,不代表它不存在。

「以前都這樣」只是習慣,不等於最適合。
傳統的做法未必不好,
只是世界改變很快,需求也在變,
不試著更新,就容易跟不上。

問題有時不是成本高,而是觀念卡。
很多解法不是要花大錢,
而是需要多一點觀察與行動的勇氣。


不只是改善技術,而是改善思維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當初我選擇沉默、選擇妥協,
那些聲音、畫面、數字,
也許就會繼續模糊、閃爍、失焦下去。

然而當我們願意花一點時間,
試試看、問問看、堅持一下,
不只是眼前的問題被解決了,
更重要的是,我們打開了讓系統變得更好的那扇門。


提醒自己,
別讓「以前都這樣」成為我們不前進的理由,
讓每個當下的選擇,成為通往更好的起點。